寺廟由女王Chamathewi建於公元666,到了公元1063年國王Arthitayaraj在寺內建造青銅立佛
,後期再在佛像上加建了拱形壁龕(Mondop)。到1370年,蘭納國王Kue Na邀請素可泰的高僧Synod Sumon到清邁的Wat Suan Dok弘揚佛法,其間曾住在南奔的Wat Phra Yuen兩年,在原本面向東面的立佛上,加建其餘三面的立佛,成了四面佛塔的初形,在原有的哈利班超風格上添加了素可泰的元素。到了17世紀發生泰緬戰爭,寺廟一帶都被荒廢了。
佛像前有老虎的石雕,據說以前在這一有經常有老虎出活
直到1901年左右,由清邁國王Inthayongyotchot在剩下的佛像殘骸和原有的建築上,修建成現在的樣貌,緬甸式的佛塔。佛塔是四邊對等的立方體,設有基座由樓梯連接,基座的四角設有一座鐘形佛塔,底部是階梯式,頂部是一個鐘形佛塔,在四面的壁龕都供有一尊哈利班超風格的立佛,整座佛塔的造形與緬甸的阿難陀寺(Ananda Temple)相似。
在佛塔旁的廟堂內有非常詳細的壁畫,描述Wat Phra Yuen的歷史。而在佛塔東面,有另一座建築獨特的廟堂,屋頂與支柱是不成比例,屋頂比支柱大,整個建築像下陷了,可能是古時南奔的建築特式。
不成比例的建築
詳細位置可參考以下地圖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南奔 Lamphu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